Search

【烘焙小常識】第166篇,
【饅頭發酵不可忽略的關鍵】之十四
【如何事先發現成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烘焙小常識】第166篇,
【饅頭發酵不可忽略的關鍵】之十四
【如何事先發現成敗】之一
有人問:饅頭發酵好中間捲起部分有微凸,
蒸好後中心部分凸起的更高,怎樣才能改善呢?
這個部份在簽書會時曾提過,
因為簽書會人数有限,無法讓大家全部看到,
那時有帶成品到現埸解說,可惜沒拍照存證,
無法在此提供参考,今將此問題再重提一次
○正常饅頭切後都是呈90度直角(非蒸好),
假如切開後 慢慢 呈現92度弧度,
表面乾涸出现很多氣孔,
(這種情形大約發生在製作第三團以後,桿捲不及的情況下) 這是:
1、 麵糰攪拌不均
2、 麵糰發酵不全
3、 麵糰延壓過度
4、 麵糰靜置過久
5、 量多桿捲不及
這種情形請你放回攪拌缸中重打,將氣泡打出後再做
(沒有壓麵機的可放回重打,有壓麵機的須多壓㡬次讓麵團回軟),
因為它己發酵過頭,假如勉强做出,也會出现皺紋或凹陷萎縮!
○ 麵團的攪拌只要能拉出韌性就可(無法像麵包一様拉出薄膜),
易拉易斷的麵團筋性尚未足够還須再打,
包子較好拉因為麵皮較軟,饅頭較緊因為麵皮較硬!
如果麵糰桿捲不及發酵過度,可放回重打再做,
一般正常的饅頭是呈有規律的斜度,
唯獨有一種饅頭異常,只有中間呈92度凸出,
也就是説麵團只有中間發酵,四周並無跡象,
所以蒸好後只有中間膨脹,旁邊就緊緻,
因此蒸後的饅頭呈內縮狀態,
因為只有中間有發酵,四周發酵較慢,
拖累了整個饅頭,所以蒸後變成饅頭向內縮的情形,
這是一個重要的經驗!
📷 📷 📷 📷
#切饅頭時請用銳利較薄的刀子,
這様較容易看清切面,看準饅頭成敗,
請勿用厚壁遲鍎的刀子,這種切面因刀子不利影響切面觀看不準!
《細說饅頭》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31W1rXf
金石堂:https://pse.is/39h4bl
momo:https://pse.is/38ljh4
誠品:https://eslite.me/38jhmf
三民:https://pse.is/3aslem
TAAZE讀冊:https://is.gd/v78KcV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